中国网9月23日讯 近日,世界旅游联盟对外发布《中国入境旅游数据分析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指出,2018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创下新高,入境旅游14120万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长1.2%,入境旅游人次总体稳定,游客以中国港澳游客为主,外国游客次之。
2009-2018年,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结构整体变化不大,其中,中国港澳游客是大陆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力量,市场份额均占总体的74.0%以上。外国游客的比重除2015年略有下降外,其他年份均有提升。2018年,入境外国游客3054万人次,同比增长4.7%;中国香港游客7937万人次,同比下降0.5%;中国澳门游客2515万人次,同比增长2.0%;中国台湾游客614万人次,同比增长4.5%。《报告》认为,近三年入境过夜游人次逐年递增,其中,中国香港游客居多,中国澳门游客增幅明显。2018年,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6290万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长3.6%。其中,外国游客2364万人次,同比增长5.2%;中国香港游客2820万人次,同比增长1.6%;中国澳门游客553万人次,同比增长5.9%;中国台湾游客553万人次,同比增长4.5%。
《报告》分析认为,3-4月、10-12月入境游客相对较多,2月为入境旅游低谷。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国春秋时节温度适中,气候宜人,适合出行游玩;另一方面因为12月正值国外圣诞节,很多国家拥有较长的圣诞假期,游客们可借机安排出境游行程。相反,2月正值中国春节期间,国民忙于回家团聚、走亲访友,春运客流量较大,多数商场、单位也放假休息,故对外国游客来说,游玩体验感不强。
文化和旅游部公开信息显示,2018年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为缅甸、越南、韩国、日本、美国。英国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亚游客漏损较多。《报告》建议,一方面要在巩固主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,可有意识加强对漏损市场的宣传推广以提升游客搜索购买的转化率。另一方面,入境游客源市场开发的重点可以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集聚,包括金砖国家、上合组织成员国等发展中国家。
(伍策 尚槿)